人物

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术人生 | 杨德明:研究三味——激情文章、饭碗文章、兴趣文章

发布日期:2019-07-22     编辑:ltl      点击:

杨德明

杨德明老师做学术研究,深得其中三味:激情文章,拳拳赤子心,钟情且欢喜,此第一味也;饭碗文章,初为人师,初识世情,既有迷茫又有思考,此第二味也;兴趣文章,渐行渐远,渐行渐明,寻到了自己的道,此第三味也。

杨德明老师的研究三味,与王国维先生的三大境界殊途同归,心系学术,不断反思,终于拨云见日,回归学术,堪称为一位真正的学者!

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全国领军(后备)人才学术四期学员杨德明的研究三味——激情文章、饭碗文章、兴趣文章。


激情文章

我的学术生涯概括起来有三个阶段,正如标题所示:激情文章、饭碗文章与兴趣文章。

先说说第一阶段,主要是在中山大学的博士阶段(2004年至2007年)。那个阶段的基本状态是:找导师基本被骂——导师的思路我总是很难领会、贯彻、实施,于是只好开始尝试着独立做一些自己的研究。歪打正着,一篇独立完成的文章《审计业务招标制的博弈分析》竟然被《审计研究》录用。现在回头想想,那篇文章很难说是严谨、规范的科学研究,可能当时编辑部很喜欢类似的文章,所以才有了发表的机会。这篇文章的发表,极大地激发了我独立研究的信心,也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于是开始了我博士期间的批量创作过程。

那段时间做文章,确实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所以可称之为激情文章。有时为了一个呼之欲出的数据结果,连喝几罐雀巢咖啡通宵奋战,第二天早上继续喝咖啡、做数据,浑然不觉得累。以致后来小卖部的服务员一见到我,就自觉地拿出两罐雀巢咖啡,我或递上六块钱或是刷卡,行云流水,半句话也不必说。于是,读博期间收获了较多的文章与成果,并陆续发表在《金融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等学术平台上。这段时间的状态概括起来,就是觉得做的好玩,做的开心,也有些浑浑噩噩,但总归是很享受这种通过个人努力,不断地突破一个个新的刊物的过程。

积土成山,积水成河。终于,我的研究渐渐不再浑浑噩噩,开始有了入门的感觉。我觉得研究就应该关注一些重要的、直接的因果关系(或可译为first order)。我的一些研究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与入门,应该与中大会计当时非常好的学术氛围有关。很多那个阶段毕业的中大会计博士都记得:系里时常会邀请一些国内外大牌教授来给学生授课,刘峰老师也会泡着一杯茶,和我们一起听课、讨论。当时还很好奇,刘老师究竟喝的是什么好茶?

在这种氛围下,我的博士论文也顺利完成。这文章主要解释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盈余惯性(也称之为盈余漂移),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盈余惯性现象并不那么显著,我的基本解释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披露业绩预告,年报公布之前信息已经提前泄露了。在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中,魏明海老师对我说:一篇博士论文被人记住一句话就不错了,你的博士论文这句话很可能会被记住。直至今日,我依然觉得信息泄露是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盈余惯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


饭碗文章

博士毕业后至2012年,是我研究的第二阶段,也就是饭碗文章的阶段。

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华南理工大学。在华工进行会计研究时,常会有老教师问我:你们做的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在华工的一些事情也对我冲击很大。我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科学硕士就应该做研究,考CPA基本上属于旁门左道,或是不务正业。但学生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考CPA有助于找到好工作,研究做得好基本没啥作用。所以他们的最优策略是:低成本的通过论文答辩,而把更多地时间留给CPA。渐渐地,我也开始接受了这些学生的想法,这大概意味着,我也渐渐开始觉得研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有意义。

与读博期间只需要好好做研究不同,工作以后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例如,一次参加云南财经大学的硕士答辩,一位实务界的同仁很直接地对我说:实证研究基本有没什么意义。这些事使我开始对我们的研究产生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实证研究真的重要?实证研究有意义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实务界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NO”。有些时候会觉得:实证研究当然是重要的,也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学者的饭碗、职称、头衔有意义;第二,是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头脑训练,严谨、规范的文章对逻辑思维的培养,还是有意义的。

困惑二:实证研究究竟是否应该关注那些重要、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去阅读现阶段的外文文献(甚至是很多Top Journal的文献),基本的体会是:实证方法基本都会趋于极致,但研究的问题越来越细化;除非你对相关一系列的文献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很难搞清楚该文章的边际贡献。这与我们博士期间读文献的感觉差异很大,博士期间读的很多外文文献,都让人觉得很重要、很有冲击;但现如今,让人觉得很重要的、很有冲击的文献越来越少了.......

伴随着种种的困惑,我的研究呈现出一种越来越提不起精神的状态。这个阶段的研究基本可以理解为饭碗文章,也就是:对研究没啥兴趣,但又不得不做,因为饭碗问题,也因为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当然饭碗文章的意思也并不仅仅是混饭吃,饭碗文章的还有一层责任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要对你的工作负责,对你的学生(尤其是想做研究的学生)负责。在云南财经大学工作期间,碰到了一位挺有学习能力、也挺努力的学生赵璨。她的特点是:我说的意见、问题,她总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她也总能给她的合作者传递一些正能量。例如,我们合作的一篇文《媒体监督、媒体治理与高管薪酬》在投稿《经济研究》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几乎让人绝望的问题。她不断地鼓励我,使我们坚持并完成了这次研究。

2


兴趣文章

我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兴趣文章阶段。

2013年,我调到暨南大学工作,因为错过了导师申报时间,两年多的时间没有带一个学生。于是,我也没做文章,而是借着这两年的清闲,思考了一些问题。此处,特别想感谢我的两位恩师:中山大学林斌教授与北京大学陆正飞教授。我时常就自己困惑的一些问题请教两位恩师。两位老师的一个共同点是:对学术研究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喜欢。比如,陆老师和我讲过一个学术潜伏理论。其大意是:老师如同潜伏中的地下党,那些地下党们意志坚定,身在国民党,心向共产党。而老师则是无论从事各种事情(包括各种行政事务、横向课题等),总是心在学术。例如,老师从事的一个国资委课题,老师并不在意经费的多少,老师在意的是,通过国资委的平台,可以了解央企董事会等治理机制运作的真实状况,从而更好地为学术研究服务。

经过了老师的点播与自己的思考,我知道现阶段的研究应该既不像第一阶段那样盲目,也不像第二阶段那样被动。我开始关注一些我觉得重要的、有兴趣的话题,希望我的文章对解释、理解经济实践能有一定的帮助;当没有什么研究话题时,就多与不同人聊聊,聊着聊着就有了一些感觉。例如,有几次机会和几位事务所合伙人聊天。合伙人反映的普遍事实是:当前的环境下,影响审计业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互联网,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业务。换言之,审计师对于传统业务的审计早已驾轻就熟,但让审计师最发愁的是与互联网融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务等。例如,想做好互联网游戏公司相关业务的审计,就得了解相关的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这大大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对此,我们提出的一个合理预期是:实施互联网商业模式会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实证的数据也确实验证了相关假设。至少,我们认为,这是现阶段解释审计费用变化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3

行文至此,特别感谢学术领军班这个平台。领军班这个平台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各位学术大牛,见识了各位学术大牛的各种极其强大的综合能力。当见识了各位学术大牛的各种极其强大的综合能力,我的人生定位、学术定位也就跃然纸上: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的研究;用心地教好每一个学生!